“西岗模式”缔造新农村建设传奇
——西岗镇中心城社区孙寨村区域建设项目侧记
2014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前寨、西岗三、清泉寺、南王、后寨到孙寨,从“要我拆”到“我要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变市民……一路走来,西岗镇的建设者们书写了一段又一段新农村建设的传奇,创造了和谐拆迁的“西岗模式”。
  从则平,破则立。为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西岗镇把城镇建设和破解项目用地难结合起来,依托驻地矿企,大力实施村庄整合,重点推进了总投资21亿元的中心城社区项目。
  10月20日,西岗镇启动了孙寨村区域拆迁补偿安置工作。通过政策激励、深入宣传、细致工作、亲情帮扶,圆满完成了325户、415套房屋的补偿核算、房屋拆除和协议签订任务,拆迁工作的平稳顺利、和谐圆满,再次达到了零投诉、零纠纷、零事故、零信访“四个零”的良好效果。
  用足用活政策。在实施和建设中,该镇始终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积极争取驻地煤矿加大投资,并出台了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保证了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在资金补偿上,采取最高补偿标准。通过积极争取,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不仅全部落实了压煤搬迁政策,而且结合枣庄市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补偿文件精神,提高了补偿标准,加大了奖励力度,主要体现在“低上房、高补偿、高奖励”。在安置标准上,实现宽松政策选房,低价格上房。上房价格仅为每平方760元,远远低于建筑成本价。人均可以享受50平方的低价房,使无房户、房屋面积不足的群众也能以较低的价格实现安居梦。
  镇村干部联动。该镇精心选派了100余名镇村干部,组成5个工作组,18个群众工作小组。入户宣传、算账对比、复核丈量、房屋拆除、协议签订、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工作人员按照既定分工,各司其责、协调配合,确保了拆迁工作各个环节的环环相扣、扎实有序,领导干部积极投入、靠前指挥;机关干部步调一致,攻坚克难;村居干部以身示范、全力配合,率先垂范,带头拆迁。同时,积极影响和说服亲戚、朋友、邻居,带动拆迁工作有序开展,让紧张繁忙的拆迁工作变成了一首层次清晰、节奏强烈的钢琴协奏曲。
  坚持群众为先。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群众利益为先的原则,在奖励政策上,给予每套房屋3000元的安置补助费、500元的搬家费,以及人均800元的交通补助费,对5天内按时腾空房屋的,每套旧房再给予最高1万元奖励,尽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让群众成为搬迁整合的最大受益者。在社区建设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专门架设了高压输电线路,接通城市自来水和管道煤气,建设了社区外围主干道路,真正让群众享受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公共资源,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传统的生活方式,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便利生活。
  周密细致的决策部署,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工作组入村第一天,90%以上的群众已经搬家腾空房屋,广大村民积极签订核算单,完成签订补偿明细表366户,并积极配合房屋拆迁,5天时间就完成了415套房屋的拆除工作,再一次刷新了“西岗速度”。加快村庄整合,建设新型社区,不仅是该镇打造滕州副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也成为了全镇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西岗梦”。
  如今的西岗,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健全,景观更加优美,逐步实现了天蓝、水清、地绿、林茂、果丰、花香、景美、民富的生态宜居的目标。     (梁颖 孟凡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