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轮椅男”夏彬身残志坚,每天捡废品补贴家用
有部手机,就不怕家人挂念了
本报记者康宇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夏彬靠手摇轮椅走街串巷捡拾废品。本报记者 康宇 摄
  夏彬捡拾垃圾补贴家用。本报记者 康宇 摄
     □许愿人概况:38岁的夏彬是曲阜市防山镇万柳村人,患有先天性小脑萎缩。每天靠着手摇轮椅走街串巷收集废纸、饮料瓶等废品补贴家用。
□心愿:曾经遭遇雨天被困的他,想拥有一部手机。
家庭贫困,身残志坚某生计
  在曲阜市防山镇万柳村的一处老房子里,居住着夏彬一家。夏彬兄弟三人,二弟和三弟都已成家,目前只有他留在父母身边。“原本家里就没啥收入,仅靠种菜挣些钱,再加上二儿子和三儿子的补贴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夏彬母亲孔祥爱说,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平常夏彬会到村里转转,捡拾垃圾补贴家用。
  每天早上6点,夏彬都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到村口。看看邻居们又扔了些什么垃圾,他从中挑出可以卖的废报纸、废塑料、易拉罐等。之后他再回家,把在轮椅上放不下的垃圾先放下,再拿起蛇皮袋到邻村捡拾垃圾。傍晚时分他才把捡来的废品拿去卖,由于行动不便,等他回到家时往往都已经晚上八九点了。
  为了多收些废品,行动不便的夏彬每天得出去10多个小时。“前两个星期,经过村里一处下坡土路时,他摇着轮椅不小心翻了下去,右腿摔伤了,却没钱去看,还坚持每天捡垃圾。”孔祥爱心疼地说,儿子太不容易了。
  “唉,每天捡的废品只能卖10元左右,无论怎么攒钱,还是不够用。”孔祥爱哽咽着说。自己和老伴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儿子只能靠着手臂的力量在地上拖行。家里情况一天比一天差。儿子天天很辛苦,只能坐轮椅了,而且还不能坐太久,坐太久身子也会弯下来。现在他瘦得只剩骨头了,手已经伸不直了。
自强不息,邻里感动伸援手
  因先天性小脑萎缩,夏彬一直瘫痪在床。为让他能活动,家人前些年买下一个旧手摇式轮椅,他准备靠捡垃圾自食其力。“最初我们是反对的,但他执意这样做,我们也不好阻挠,他很固执,有时都会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出去”。
  这几年,夏彬一直在坚持捡拾起垃圾以补贴家用。由于只能靠双手的力量支撑着爬行,孔祥爱都会为夏彬用破旧的棉袄为他准备好护膝、手套、棉裤,就怕他在外面摔倒。但是摔下轮椅总是难免的。“有时候我看见他腿上、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我就劝他别去了,但是他很坚持。”
  虽然走得都很难,但夏彬说自己是比较高兴的,因为他还能干活挣钱。夏彬的坚强,让邻居们很感动。只要有可能,邻居们都会帮助她。有给送吃的,有送物品的,家里的一些废品也都会攒起来,等夏彬来收。谈及这些好心的邻居,夏彬的母亲孔祥爱眼睛湿润了。她说:“邻居们都一直这样默默的帮助着我们。”
  80多岁的段大娘与夏彬家相距好几百米。知道家里的情况后,也是默默地帮助他。夏彬收破烂从她家经过时,她常会叫住他,把衣物送给他。“他们一家挺不容易的,夏彬也是个老实孩子,虽然只能依靠双手拖行着走,但是还坚持出去找事做。”

被大雨困住 家人寻他一夜
  “还记得当天晚上6点多了,夏彬还没回来,外面还下着雨,我们担心出了什么问题,赶紧出去找他。”回想起去年夏天,夏斌在外捡垃圾到了晚上一直没回来,外面还下着大雨,这让母亲孔祥爱急坏了。
  从下午到傍晚,从晚上到天亮,问了所有熟人,但仍没有夏彬的音讯。奔波了一夜的孔祥爱被自责和焦虑折磨的寝室难安。“你说我怎么就让他自己出去了呢,这么大的雨,他可怎么办。”为了找到夏彬,邻居们也加入了寻人的行列,终于在第二天上午传来了好的消息,夏彬被困在了邻村的村头田地上,淋雨着凉,在距家十几里地的村头上被发现。
  “当时正在外收垃圾,突然下雨,道路泞的根本走不动,也没敢动,只能停在回家的半路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夏彬仍然记忆犹新,当时的他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能孤独无助的望着轮椅上被风雨吹的七零八落的塑料瓶……
  当夫妻两人把夏彬接回家后,由于淋雨着凉,夏彬大病了好些天。病好之后,耐不住夏彬的坚持,老两口只能让他继续出去捡拾废品,由于夏彬要走很多地方,有时候有事,父母一时间也找不到他。说起新年心愿,夏彬希望可以拥有有一部手机,这样的话,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什么问题了都可以及时和家里人联系上,让家里人不用那么担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