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的青阳小米。 本报记者 张峰 摄
本报12月29日讯(记者 张峰) 青阳小米在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后,通过改良品质、细分产品、重视包装后,普通的粮食作物成了走亲访友的精美礼品。
邹平县青阳镇青龙山风景秀美,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青阳小米这一特产,再加上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时“划粥而食”的故事,更让青阳小米有了深厚的文化味。
在青阳镇刘家村泰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展架上摆放着各种包装的小米,有罐装的,有礼盒装的,还有布袋装的,外观精美大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青阳小米不仅包装精美,而且品质也非常好,种类繁多,针对不同人群细分了产品定位,“像我们和农科院合作的黑米,各种微量元素齐全,营养价值就非常高”“这种是月子米,只加工一遍,保留了大量的小米油,对孕妇恢复特别好,但保存也不容易,最好随用随买”。
泰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赐涛介绍,原先青阳小米品质就挺好,但小米毕竟只是一种普通的农作物,一来产量不算很高,二来村民也不注意精品化运作,每到赶大集时就带着去集上卖,可以说是“好产品没卖出好价钱”。
“自从成立了合作社后,好处还是非常明显的,合作社有最低收购价,能够保证农民收益。公司也有财力物力和农科院合作,不断改良青阳小米的品质。”刘赐涛介绍说,青阳小米通过精品化运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农作物,而是真正成了一种产品。
目前,合作社有农户700多户,小米种植面积约1500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