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清理小广告92万条,“呼死”违规号码1860个
17人行程15万公里为城市治“癣”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召旭            
  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从去年开始,原本张贴在城区街头路灯杆、公交站台等地的小广告逐渐消失了。城市“牛皮癣”历来都是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顽疾,记者采访了解到,市执法局乱贴乱画治理办公室下属的17名工作人员为了城市清洁,今年共清理了92万条小广告,总行程达15万公里,相当于围着赤道走了4圈。
今年共清理小广告92万条
  为了彻底根治城市牛皮癣,2013年3月份,市执法局成立了乱贴乱画领导小组,由执法支队直属大队机动三中队中队长商孝江和指导员刘光专职负责乱贴乱画清理的组织、实施、监督等工作。 
  该办公室一共有20名工作人员,其中17名在一线工作。这17人每人每天平均要骑行40公里,负责城区大街小巷建筑物、桥梁等设施及路面上的各类小广告。“这17名工作人员一年下来总行程达15万公里,相当于是地球赤道的4倍。”商孝江介绍,17人的队伍承担着6条主干道、20余条次干道及100余条背街小巷的广告治理任务,确实很辛苦。 
  商孝江介绍,今年以来,他们17名工作人员一共清理了92万条小广告,追呼号码和各类涉嫌违法小广告1860个,粉刷墙体面积共计1.22万平方米,撤出城区条幅5200余幅。“别看现在大街上挺干净,可我们员工每天都在大街上清理小广告,如管理不严格,很容易反弹。”
追呼系统防止小广告反复
  商孝江介绍,最初治理小广告时,主要是靠人工清理,但当清理完一遍后很快又贴满了,最后局里通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结合聊城实际情况,决定搭建聊城市违规电话号码追呼系统。
  记者在市执法局乱贴乱画治理办公室的墙上看到了追呼系统的工作流程,追呼系统上线流程为,拍照取证、入存电脑、打印照片、追呼系统语音通知3次、8小时后对未接受处罚的当事人电话号码进行不间断呼叫、接受处罚后下线、留存(归档)。而根据取证收集到的非法广告电话号码,追呼系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呼叫,阻断其信息联系渠道,丧失使用功能。
  商孝江介绍,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自行清理和接受处理的,城管执法人员利用追呼系统,对非法小广告所留电话号码进行不间断循环追呼,拨叫时间间隔7-12秒,致使其难以接入正常电话成为“死机”,从而无法从非法张贴的小广告中受益。对于及时清理并接受处罚的,将及时撤销告知,并停止追呼。电话追呼系统开通后,从源头上杜绝了乱贴、乱画、乱喷涂行为。
  “像寻找走失老人的广告,我们都不会处罚。”商孝江说,治理小广告也并非一刀全切。根据乱贴乱画分类处理办法,内容为寻人(物)启事、寻求帮助的,工作人员也帮忙寻找,然后把张贴的广告保留一段时间后清理掉,不再处罚。
  个人出租等个人行为的乱贴乱画,以教育引导为主,第一次从轻处罚,责令清除干净,第二次予以严格处罚。内容为招聘、修理等,利用技术手段,责其限期整改并接受行政处罚。而内容为办假证等从事非法活动的,运用追呼系统持续呼叫,终止其号码使用功能。 
  商孝江说,根据这一年的调查,清理的小广告中,房屋租赁、招工、家教、学习班等便民信息占到40%以上。因没有固定的张贴地点,这些便民实用信息和其他“小广告”随意张贴在街头墙壁、灯杆、交接箱等,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为解决这些便民信息无处张贴的问题,执法人员认真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为民执法的关系,按照不影响市容、交通、居民生活的原则,在城区居民小区、学校门前、道路两侧,统一设置了56处便民信息张贴栏。
治理小广告也并非一刀全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