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庆亮
这是退休干部李增武、朱蕙夫妇54年前照的一张照片,因曾是朱蕙的下属,我详细了解了照片的来历和它背后的故事。 1959年9月,来自山东省济阳县农村的李朱二人由长春银行学校毕业了,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的号召,来到了陕北延安洛川县人民银行。 银行坐落在临街的一处老式三进院内,窄小、破旧、简陋,男女工均分别住集体宿舍,月工资仅32元,虽然很艰苦,他们却每天乐呵呵埋头工作着。 当地领导勤政廉洁,常常带领员工加班加点,周日、假日、农忙季节,带领员工义务为老乡拾粪、锄地,种、收庄稼。 这里民风淳朴,干群关系特别好,县里以及银行领导对待职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时处处关怀备至。一天下午,方天贵副县长因事来到银行,员工们热情地围拢来跟他打招呼。他随即掏出个小照相机说,“来来来,我给大家照张相吧!” 在当时,虽说是小照相机,这样现场直接照相却更是一种奢侈。大家都腼腆地笑着,不好意思靠近。这时,魏行长拉拉李增武和朱蕙,说小武、小蕙先给你俩照。他俩迟疑间,就被几个老同事簇拥到了镜头前。方副县长迅速按下快门“咔嚓”一下拍下了这张照片。 李增武、朱蕙把党的温暖、领导的关怀转化为工作动力,拼命打拼,比翼齐飞。几个月后,朱蕙、李增武被“抢”走,分别任县广播电台播音员和县财办干事。执着奋进,他们赢得了一片喝彩,分别连年被授予“先进工作者”。 然而6年后,就在他俩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却从家乡传来了李增武家中老人患病的消息,朱蕙亦思乡心切,引起失眠。单位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其家乡对口单位联系,特批他们调回故乡。 第一次洗出来的合影照片,只有半寸大,一点点。50多年来,他们从延安到故乡先后搬了七次家,一直视若珍宝似的精心保存着。每当看看照片,延河水、宝塔山、纯洁的雪、清清的风以及延安人的淳朴、善良、奋发……就像电影一样清晰闪现,浑身就增添无穷的力量。 他们夜里回农村照顾老人,白天拼命地工作,有时忙了,把备播的稿件,急需的材料带回家,边照料老人边工作。后来,李增武走上了副县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朱蕙亦被提升为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10多年前,他们已先后退休。如今都已年近八旬,但仍精神矍铄,坚韧执着地工作着。书写了大量书法字画赠予社会,并积极向报刊投稿,夫妻俩还合著结集出版了《岁月漫笔》一书。 现在,他们的儿女们都分别珍藏着这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