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干部驻村、民警联村和民生代办成效明显 |
工作干得怎么样,百姓说了算 |
| |
- 2013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便民公示牌上墙,公开服务电话、职责任务。 | | “大爷,您的事我办好了!” |
|
“道路泥泞,下雨踩一脚泥。”、“家里的牛羊是宝贝,担心被人惦记。”……这些问题,是农民朋友真实的生活经历,也是不少乡镇农村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但在邹城,这些问题慢慢成为了过去式。 为了解决影响村庄稳定和发展的各类问题,邹城市推出了干部驻村、民警联村和民生代办的“三个全覆盖”,时至今日已开展了一年多。服务群众的工作效果如何?父老乡亲们是否满意?在前不久开展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中,记者看到了答案。
棘手问题解决了,百姓拍手称快 “三个全覆盖”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进行到大束镇东山头村时,刚接满意度测评“考卷”,69岁的朱玉云就吆喝着大家到她家大门口看那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这路灯都是新换的,夜里外出都不用带着手电筒,你说咱老百姓高不高兴,满不满意?”朱玉云指着路边崭新的路灯说。 据该村村民介绍,2001年村里就装上了路灯,但年久失修都已老化,灯泡不亮了,路灯也成了摆设。本村村民李洪军是村里的民生代办员,对村里的各项事务都很熟悉。他告诉记者,这个村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而且地理位置偏僻,村里的收入甚少,很难支付这笔费用,“驻村书记从他们单位协调了2万元,架了7000余米的线路,安装了70盏路灯,彻底解决了村内多年路灯不亮的棘手难题。”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不仅是路灯,东山头村还有了通到家门口的油漆路,村头巷尾装上了监控,污泥横流的排水沟也正在施工中……村口小卖部的老板杜自强感慨道:“村子的变化太大了。” 不单在东山头村,在邹城市各个乡镇的各个乡村,“三个全覆盖”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通过此次“三个全覆盖”满意度测评的跟踪采访,记者从老百姓的口中感受到,无论是驻村的第一书记,联系调研的机关干部或民警,还是民生代办员,都脚踏实地地忙碌着,挨家挨户地走访,查看村子的角角落落,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全村的情况和村民的心声,帮助村庄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棘手难题。 工作目标明晰了,工作更加顺畅 “农业部门的送农业技术和政策支持发展、供电部门的送电力给予支持,联村民警走访震慑犯罪保一方和谐……”调查中,调查员王玉听到这些,如获至宝,“农业局下派驻村工作人员,借自身特长,给村里送农药、送技术,支持当地农业发展。我们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为村里的老百姓服务。” 调查员王玉来自济宁市司法局,是驻太平镇太一村的“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此次对“三个全覆盖”满意度测评组,由调查员和督查员组成。其中,调查员队伍从两级市派第一书记中抽调,按照临时抽签确定调查村庄(除本人所驻村庄)的原则,在邹城市市委组织部、市考核办、市下派办以及政法部门下派办抽调的督察员的监督下深入农户家中,分门别类了解老百姓的看法。“工作做得怎么样,还得看老百姓怎么感觉、怎么说。”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邹城市下派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周村级“三个覆盖”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情况汇总出炉,历时10天的民意调查活动,80名调查员共走访5万多农户,发放并收回3万多张测评票,收集群众反映意见建议400多项、3000多条。通过此次测评,基本掌握了全市各村居村级班子、民生事业、村庄治安等基本情况,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进展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广大群众说出了心里话,及时发现各村居在村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下一步针对性工作的开展,发展目标的制定,理清了思路,确定了方向,坚定了为老百姓服务信心和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