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烟台开埠》下月登陆央视 |
带你聆听一个城市被迫开放后的脚步声 | |
- 2013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因为许若愚老先生年事已高,耳朵有点背,王海峰导演把问题写下来向老人确认赠送绒绣的时间。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 | 摄制组的司机师傅在路上已经扮上了。(剧组供图) |
|
本报记者 于涛
十集大型纪录片《烟台开埠》将于12月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该片由烟台市委宣传部、外宣办联合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筹划拍摄。这部纪录片围绕烟台1861年前后的历史展开,将目光对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对烟台的影响。而片中将有许多珍贵历史资料首次公开。 “这是一段有些屈辱的历史,但是应该看到,开放的影响渗透到现今烟台生活的方方面面。”导演王海峰说。 核对细节 认真讲述每一个故事 今年8月,《烟台开埠》前期拍摄完成后,总导演王海峰又一次来到烟台,只为了落实一个“时间”。 据了解,《烟台开埠》的一集中提到了一幅著名绒绣《王后出巡图》,这幅图是由当时的烟台绒绣高手董泰所绣。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传教士“密师母”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当时的英国女王玛丽。 但摄制组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资料称赠送绒绣的时间是1886年。“这就不对了,1886年玛丽王后还未出嫁,还是公主。直到1893年,她才嫁给了乔治五世,才能被称为王后。”王海峰说。 为了核对这个细节,王海峰放下当时正在赶后期制作进度的《烟台开埠》,从济南来到烟台再次联系当时的采访对象,董泰的孙子许若愚老先生。按王海峰的话说,如果这东西让英国人看了,会招人笑话的。 最终许若愚老先生的亲口确认让王海峰松了一口气,这幅绒绣是在1894年左右赠送给英王后的,所以叫《王后出巡图》没有问题。 对于王海峰来说,虽然同样是讲故事,但纪录片和电视剧的区别就在于,纪录片讲的故事是真实、具有众多史料证明的历史故事。 还有一集,提到了中国的第一所大学——登州(今山东蓬莱)文会馆的故事,这个说法就遭到了一些专家的质疑。“有专家说,登州文会馆的建制和规模完全算不上大学,至多算一个中专。”王海峰笑着说,“那我们就需要证明。” 为了证明这一个称号,王海峰去拜访了上海历史研究所的基督教和中国社会史专家陶非亚、主持编篡《中国近代史》的专家王先民、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甚至还飞往美国旧金山大学寻找基督教研究方面的专家。最后,终于证明了当时登州文会馆的课程和校制已经达到了大学水准,并且还和山东大学颇有渊源。 《烟台开埠》由烟台市投拍,初步定为十集,《开埠史话》、《“洋关”秘闻》、《海港记忆》、《“租界”风波》、《洋行往事》、《西风东渐》、《实业兴邦》、《港城旧影》、《炮台寻踪》、《海军学堂》,每一集都是由一个独立的主线串起,并且定会有一个中心事件来作为“由头”引出其他脉络。 情景再现 老司机分饰六角 除了史料介绍、空镜头衔接以及专家采访,在《烟台开埠》里还有占三分之一比重的情景再现。 而因为这次是还原历史,所以扮起来格外有趣。在《烟台开埠》里,请来的演员都不是专业的,但他们演起来仍有模有样。“时间紧张,所以大家都提前扮上,然后坐车去拍摄现场,路上看着一车的清兵啊什么的,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舒胜华说。 早在2012年的二三月份,《烟台开埠》的脚本创作就已经开始,共有5人参与,包括烟台港档案馆馆长刘文君,来自北京大学的著名撰稿人孙力舟等。整部影片几乎事无巨细再现了烟台开埠时的所有情形,马礼逊考察登州是否适合开埠、张弼士参加外国酒会、小冰心的童年等场景都被还原了出来。 关于演员的选择,舒胜华说:“演员基本都是摄制组的人员,在拍摄有洋人的场面时,还请了几个鲁东大学的外教。”让剧组感到有趣的是在牟氏庄园拍摄时,那里的游客还主动上前毛遂自荐,而摄制组也让他过了一把戏瘾。 “我们的摄制组里有一位老司机师傅,他一个人就演了六个角色。什么兵丁、秘书、门卫……各个都是有名历史人物的手下,简直就是组里的‘龙套之王’。”舒胜华说,由于是在这种轻松氛围下完成的,所以即使请不起专业演员,演出效果也看起来不错。 《烟台开埠》并不单单只停留在烟台拍摄,摄制组去了其他和开埠有关的地方寻找历史碎片,然后将它们一个个拼合起来。 据总导演助理舒胜华介绍,摄制组从2012年10月开机,在今年的6月份才算关机。拍摄前期主要在烟台进行,多为空镜头的拍摄。 拍摄空镜头也并非一件易事。在冬天,为了拍摄到风浪及雪景,摄制组的成员们不得不驾着一艘小船迎着凛冽的海风和汹涌的波涛出海。 在拍摄朝阳街和所城里时,还要时刻防止镜头里出现的现代化元素,不然这部历史纪录片会变得穿越感十足。最后拍摄人员只好使用一些拍摄技巧和技术手段,将这些“××银行”“××KTV”的牌子遮挡掉。 除了山东省内的潍坊、淄博,他们还去了天津、上海、南京、厦门等地,这些地方都有关于烟台开埠的珍贵历史资料。 “拿厦门举例吧,那里的炮台上有一门克虏伯大炮,在烟台的东炮台也有着同样型号的克虏伯炮,可惜因为战乱原因,是件仿制品。”舒胜华说,为了还原克虏伯大炮的细节,摄制组跑到了厦门,从不同角度对这门大炮拍了个够。 除了国内,摄制组还将拍摄范围扩展到了国外。今年5月,因为得知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始人卢斯是在登州(今蓬莱)出生长大,摄制组专程飞往美国,和2010年前往烟台收集卢斯有关资料、预备撰写《卢斯传》的《时代周刊》前副总编迈克见面,使得这一集的故事更加丰满。 历史“拼图” 拍摄足迹踏遍国内外 《烟台开埠》的片头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剧组供图) 珍贵史料 很多都是首次曝光 王海峰和《烟台开埠》的团队决心将这部片子拍成中国一流的城市纪录片,所以在这支队伍中,有张艺谋的摄像师;后期配音时,邀来了曾给《舌尖上的中国》做旁白的著名配音师李立宏;而“烟台开埠”四个字,则由书法大师欧阳中石题写。 在《烟台开埠》中,还有很多首次曝光的珍贵史料。比如,日本投降后率军接受南沙群岛的海军将领林遵和烟台海军学校的渊源,比如烟台大花生以及驰名中外的“青香蕉”、“红香蕉”、“国光”等苹果品种的来源。 这其中最为人所争议的,莫过于烟台有没有“租界”。据王海峰调查,要将其称为租界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工部局,另一个是有巡捕职位。而在当时的烟台,确实出现了“工信馆”这一工部局下设机构,但政府却一直没有承认这个洋人私设的机构;而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也迟迟未有批准洋人建立租界的要求,所以烟台的“租界”称为“租街”更加合理。 “要查到有些资料非常的困难。”舒胜华说,之前拍摄关于冰心在烟台居住时的场景时,摄制组曾提出要拍摄“冰心相册”,在相册中共有二十多张相片,而对外只公布了四张。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一开始博物馆方面并不想将相册交给摄制组拍摄,后来经过多方努力,摄制组才终于将这二十多张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相片尽数收入《烟台开埠》中。 导演王海峰说,在他的感受中,外界对于烟台的认识,可能多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苹果之乡”、“葡萄酒之乡”这样的印象,而甚至连烟台人也不一定足够了解,这个城市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历史。“1861年的开埠对于烟台和中国可能在感情上是一个屈辱的历史,但是开放毕竟给这个城市带来方方面面深远的影响,而用我们现在的眼光会了解,开放应该是大势所趋,从某种程度上,它帮助了这个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