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建筑、高楼大厦崛起的同时,是一条条老街巷、一个个老地名的消失。 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过程中,不时有地名消失,也有新地名不断涌现。一个个或普通或颇有历史韵味的地名都蕴含着一段段历史和文化,传承还是舍弃?今天的选择,或将影响今后的城市历史。 行将消失的地名 淘沙、运沙、到不足3公里外的城区打零工……跟着城市的变迁找饭吃,成为失去地后,沙王村等几个村村民的新生活路径。 21日,57岁的赵女士骑着电动三轮车到沙王社区建筑工地揽活儿,随着规划占地约326.8亩的沙王社区的建设,赵女士将从村里低矮的平房搬进楼房,而家中的两亩地也随之失去。 与庄稼地一起,行将消失的还有小翟、孙家河涯、李船头、芦家河等几个村庄的地名,今后这里全部叫沙王社区。5个村庄合并,5124人成为城镇居民。 农闲时在沙王社区干零工的林雨荷说,尽管大社区把5个村合并在一起,但现在村民们都还按照原来的村名归属自己。这一辈人肯定还是认为自己属于原来的村子,下一辈人怎么归属自己?她摇摇头表示很难说。 在晶华大道北头,经济技术开发区宋官屯街道办有一个村子叫曹村,单从村名上看,并无太多特殊之处。然而,曹村却能与明成祖朱棣扯上关系——东曹、西曹两村源起明朝初年的一位将军曹得,其跟随朱棣征漠北屡立战功,后被派往两京往来必经之地的运河重镇德州作守备,曹得病死任上,曹得的旧部和子孙因守墓形成的村落,得名曹村。 如今,以曹村命名的曹村大社区将集中安置后董、曹村等6个村庄,规划占地面积约192.6亩,安置居民1288户、4400人,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 在2013年德州市中心城区城建计划中,跟沙王村、曹村一样的城市综合体、大社区建设及棚户区改造项目有24个之多。一些村庄地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也在不断消失。 地名历史的尴尬 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让路处被后人称为回车巷。这个故事被德州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刘金忠反复提起。他曾到邯郸游玩与当地人交谈,普通市民对其大谈回车巷的来历让他汗颜,他说和德州城市规模类似的邯郸在地名中能如此关注文化实属难得。 说起德州的地名,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据传,80年代有个商河老大爷,身为商河人却没进过商河城,培养了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到德州工作。 有一天,老大爷到德州城看望自己的儿子,一路辗转,终于到了德州汽车总站。下车后问路,路人告诉他,你脚踏东风路,往东到解放路北行,到东方红路右拐,就能找到你儿子工作的地方。 就这样,目不识丁却经历过“文革”的老大爷,很顺利地找到了目的地。事后,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你是从东边来,如果从西边来,更好找——过文革桥、走共青团路、经跃进街再到四新街,然后经过三八路就到了。 刘金忠认为,像回车巷这样的文化基因传承在德州体现得不尽如人意,反倒是时代味浓厚的道路名依然沿用至今,一些约定俗成的路缺乏文化品位和对历史的梳理。 比如,二百亩这个地名是因为小区有二百亩的面积而来。另一方面,德州远至后羿、大禹,近至抗日英雄宋哲元,这些文化资源理应体现在“城市永恒的名片之上”。令人遗憾的是,诸多携带文化基因的传统地名,如“寒绿胡同、旭升街”等,正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寒绿胡同是位于德城区吕家街上的一个普通小胡同,却和一位大人物密切相关,他就是清代诗人田雯。这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叫起来的胡同名字,终于在2000年消失在历史的变迁中。 活体博物馆 德州明清时期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自古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著名港口,与一些外地城市发掘性保护历史文化不同,德州的地名文化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驸马营”、“胡官营”、“十二联营”、“哨马营”……刘金忠介绍说,这些跟明朝历史相关联的地名,听起来像军营,其实这些村名来源于一次战争——靖难之役。 这些名字对德州市民来说不算陌生,它们就是位于大学路以北的几个村子名称。明代初期,朱元璋死后,孙子建文帝继位。因为“削藩”,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和在金陵建文帝展开皇位争夺,双方展开激战。因为战略位置重要,南军重兵驻守德州很长时间,扼守燕军。因为南军的驻守留下的军营名称被当地百姓使用,并沿用至今。这些地名,简直是靖难之役的活体博物馆。 穿越历史沧桑沿用至今的地名却并不被德州老百姓所熟知,反倒是带有浓厚时代色彩的三八路、东方红路、东风路成为德州的主干道。刘金忠认为,有着悠久地域文化历史的德州,单从地名上看,就有非常丰富的可利用资源,不过,这需要德州人需要积极开发挖掘和传承这些地名文化。 当然,德州地名的缺憾、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的欠账,也跟历史上德州区划反复有关系。 村志记录地名文化 一个村有26个姓氏之多,古庙、古井、古树成为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这便是经济开发区岳庄村村志里的“三古”。 一旁是日渐减少的土地,一旁是经济开发区宽阔的新河路,曾经被称为南北主干道的村道,已经堙没在城市飞速发展的步伐里,但发家致富的岳庄村人,似乎有种文化的觉醒。 经济发展、城市扩张,面对逐渐变成工业厂房的田地,看着日渐消失的平房,岳庄村2009年开始编撰村志。 刘金忠说,经济发展之后,人们对地名文化这一带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的文化基因有了自我认识。如今越来越多的村子在大社区建设中消失,村志成为唯一可以传承地名文化的载体。 据德州市民政局地名科科长胡长林介绍,德州从最初的11300多个村名,到如今的8400多个村名,不少地名在城市发展中消失。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起村志的编撰。今年以来,他们已经对德州的地名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收集,计划明年开始整理和发掘,并出版新版《德州地图》,成立地名文化协会,通过市场平台采用地名文化宣传德州。 目前,印有宣传德州精神文化的路牌路标已安装到路边,将极大改善“有路无名、有名无牌”的局面。另外,新的道路命名上,承载德州历史的运河两岸将更多地保留古地名,见证德州城市发展的岔河两岸保持现有路名,减河两岸的路名则体现“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