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南村民大义捐遗体 |
患绝症第一时间就作出决定,用于青大医学院解剖研究 | |
- 2013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胶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董培凯办理捐献遗体的相关手续。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 | |
|
本报记者 陈之焕 “在农村,我克服了这些阻碍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遗体捐献,希望以后能给当地的村民,我的孩子留下些东西,让他们慢慢地去理解与领悟,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理解遗体捐献,迈出这一步。”这是董培凯——一位患绝症后捐出自己遗体的普通村民的最后愿望。 身患绝症,被医生判定最多活不过3个月,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冲破重重阻碍,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他就是董培凯——胶南泊里河东村的一名村民。生前,董培凯最大的愿望就是亲自在遗体捐献书上签字。死后,董培凯的遗体捐献给青大医学院用于医学解剖研究,他的事迹让医学院的每一位学子深受感动。 2012年2月27日,在青岛工地打工的胶南泊里河东村的村民董培凯忽然觉得头痛欲裂、恶心呕吐,经过检查后,董培凯在青医附院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最多只能再活3个月。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董培凯当天下午决定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出去,并劝说亲人同意。39岁的董培凯有个15岁的儿子,2003年儿子患有肾病综合征,仅治疗费用就花去了将近20万元,虽然是借钱,但是董培凯依旧觉得自己的家庭很幸福,他相信自己的勤劳能改变这个家里的现状。在妻子邢相花的眼中,董培凯是位好丈夫,在儿子眼中,他是个好爸爸。在外打工的十几年间,董培凯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给妻子,嘘寒问暖,提醒她注意身体。每次回家总是亲自到学校接儿子,干家务活,上初中的儿子每次最盼望的事情就是父亲回家;董培凯在青岛与潍坊打工的9年期间还坚持无偿献血4400毫升;在村民的眼中,董培凯还是“多面手”,虽然只有小学毕业,但是董培凯自学建筑工程学,在建筑、电路方面他几乎样样精通。 “在农村,我克服了这些阻碍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遗体捐献,希望以后能给当地的村民,我的孩子留下些东西,让他们慢慢地去理解与领悟,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理解遗体捐献,迈出这一步。”这是董培凯这位大义的村民最后的愿望,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身边人感知。 临终前董培凯实现了他捐献遗体的愿望,亲自在遗体捐献书上签字,成为胶南市第5位实现遗体捐献的人。董培凯的遗体被捐献到青岛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解剖,很多学生听说了董培凯的事迹后都深受感动。 如今董培凯的儿子已经顺利考上了高中,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在他心中,爸爸依旧是榜样,是善良和做人的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