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编者按 创建山东吉民集团,目前拥有全资公司及控股公司7个,加之参股企业多达30余家,产业涉及投资、餐饮、家具、化工、油脂、文化、房地产、高新技术等多种业态,25岁的邵肖波,靠智慧的头脑和持续的韧劲,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高效产业集群,一路走来,风雨兼程;走近他,的确会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企业家。了解他的人都说,这些与众不同,真的很难相信发生在他这个年龄。 在家人的眼里,邵肖波是个乖孩子,听话、乖巧,但他却在上学期间瞒着家人在宁夏艰苦创业近三年;在朋友的眼里,邵肖波是个豪爽的伙计,不拘细节、忙碌,但他却为给一普通司机要工钱,自掏腰包请客且空腹喝下一斤烈性酒;在领导的眼里,邵肖波是个聪明、缜密的员工,但他却毅然放弃国企的优厚待遇,艰难创业,一鸣惊人。 这就是众人眼中的邵肖波,他用25岁的年轻和与生俱来的超常智慧,在企业界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奇迹。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凯 杨青 ◥邵肖波。 借来5万元 试图撬开创业之门 说起自己的创业,邵肖波颇有感慨,那段回忆充满着传奇和艰辛。 2008年秋天,邵肖波正在泰安读大二。拿着一张从泰安到北京最便宜的车票,怀揣着借来的5万块钱,邵肖波踏上了北去的列车。目的地不是北京,是宁夏石嘴山,不是去旅游,而是去找矿卖煤。 “身上穿着棉衣棉裤,盖着厚棉被也睡不着,太冷了。”邵肖波回忆说,到达石嘴山后,他和朋友就开始了没日没夜地找矿、装车、协调关系,“一天能睡两个小时算是好的,没时间睡觉,总有忙不完的事,啥事都得自己顶着,唯恐出什么乱子。”跟随邵肖波多年的好伙伴、现在吉民集团的副总郭超告诉记者,在煤灰弥漫、机器声嘈杂、危险重重的矿井、工地上,邵肖波用借来的5万元完成了自己创业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 就是这样凭着少年的意气风发,大学期间的邵肖波边学习边往返宁夏、泰安之间的火车或飞机上。“最穷的时候,我记得是借同学的钱买的火车票。”邵肖波笑着说,从泰安上火车时,身上的钱除去从北京到石嘴山的火车票钱外,只剩下不到50块钱,“揣着一袋子包子上的火车,一千多里的路程就是靠这袋包子支撑了下来。” 与现在动辄几千万的工程投资不同,创业初期的邵肖波用自己的智慧,小心翼翼地滚动着资本的雪球。在获得第一桶金后,邵肖波又谨慎地在投资、家具、化工、油脂、传媒、房地产等行业频频出手。或许是老天眷顾这个吃苦耐劳地鲁北小伙子,也或许是他的确具有一副与生俱来的营商大脑,这几年他的企业越做越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山东吉民集团产业链条。 他的眼中 最大的聪明就是追赶时间 对于邵肖波的今天,郭超说,肖波是个天生的生意人,通过邵肖波的经历,他总结“生意”一词的含义:与生俱来的意念。 “邵肖波没上九年级和高二,他总是不断地跳级。”吉民集团工作人员任兴说,在小学时他和邵肖波是同班同学,但等他上大学时,邵肖波已经快毕业了。 对于朋友的说法,邵肖波却不认同。“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没什么聪明,也没他们说的那么神奇。”邵肖波说,他之所以能有今天,最重要的一点是善于学习,“每天晚上,不论多晚,我都会总结当天的事情,总结遇到的人的优点,这一做法雷打不动,一直到今天。” 一边来往于泰安和宁夏,一边还得准备年终的考试。邵肖波说,别人眼中的聪明其实是勤奋获得的,为了不挂科,回到学校的他总是没日没夜地学习,通过自学把落下的课补上,只有这样拼命地和时间赛跑,他才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不论是借钱创业,还是拼命追赶时间复习,邵肖波始终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当同龄人在为学习成绩发愁时,他实现了跳级;当大多数人还在为就业发愁时,他已经放弃了国企的职位;当资源枯竭时,他又拿到了木塑的技术。”吉民集团副总毛建立说,邵肖波总是快人一步,因为他心里早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辞掉铁饭碗 创建鲁北新兴产业群 2009年7月的一天,在一个电力公司的办公室,正在忙绿的办公室主任被邵肖波的突然辞职吓了一跳。“我要辞职了,主任。”21岁的邵肖波说。“你确定想好了吗?”“是的,我决定了,要辞职。”“你感觉辞职后会比现在好吗?”“是的,我感觉现在的工作不太适合我发展。”为辞职,邵肖波坚持到底。 经过激烈的讨论,老主任始终没想明白这个小伙子到底要干啥,放着好好的国企正式员工不干,非得辞职?最终,老主任扛不住邵肖波的“倔强”,同意他辞职。 邵肖波走出单位大门的一刹那,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全身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招兵买马,规划产业。辞职后的邵肖波忙得不可开交。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山东吉民集团正式成立。公司以项目投资、资本运作和股权管理为主要运作方式,业务范围覆盖投资、煤炭、餐饮、家具、传媒、房地产、高新技术投资等多种业态。 截至2012年6月,公司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等36家,其中集团旗下的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专注新型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古旺红木家具已经扎根上海滩,目前正在威海等省内城市扩张;阳城国际大酒店已经开始试营业,并成为鲁北地区地标式建筑。 尤其是木塑科技有限公司,吉民集团和国家发改委新能源综合利用司、东北林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三方将共同在阳信启动新材料“木塑”生产项目。为此,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吉民基金”,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向老百姓收购棉花、玉米、小麦秸秆。作为高科技项目,将一举“吃掉”整个鲁北地区包括德州等地的秸秆,高科技环保型木塑产品将广泛运用于家居建材行业。“为农民做点事,增点收,让祖祖辈辈耕作的农民少受点罪”,这个产业梦想一直萦绕在邵肖波心中。 化工企业环保型、房产置业健康型、文化产业前沿型,在邵肖波的眼中,企业要生存、想发展,必须时刻转型升级。“靠人才夯筑基石、靠技术强身健骨、靠文化塑造灵魂、靠思路引领未来”,他的“靠字诀”,如今已经深深扎根在吉民人的心中。 情义无价 帮货车司机讨工钱 吉民集团旗下阳城国际大酒店11月18日试营业。 一个身家让人羡慕的年轻老总,一个月薪几千元的货车司机,两者似乎不会产生联系。但这一切在邵肖波看来,两者却丝毫没有差别: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家庭妻儿老小,都要为生存奔波。他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邵肖波曾为给一货车司机讨要工钱,自掏腰包请客并空腹喝下一斤多高度酒。“那时临近年关了,司机着急拿着工钱回家过年,其实按规定这工钱是需要过段时间才给的。”邵肖波说,过年回家,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自己也有过年回不去的经历,所以自己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现在我也感觉这事做得很值,尽管事后胃疼得不得了。” 关于邵肖波的故事还有很多,郭超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他始终忘不了。2011年4月,母亲告诉儿子郭超,今天早上有人给她送来了999朵玫瑰为自己庆祝生日。“母亲的生日,说实话我都忘记了。”郭超说,后来经过询问他才知道给自己母亲送来生日礼物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板、老朋友邵肖波,而那时他正在香港出差,心思细腻的邵肖波通过工作人员送来玫瑰。 采访中,吉民集团流传着一个关于邵肖波与旧友的故事。一天走出公司后,邵肖波发现楼下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衣着朴素,他一眼认出此人正是自己的小学刘同学,邵肖波赶紧走上前和对方打招呼。“当时想都不敢想,一个拥有众多企业的老板还能认得我这个穷朋友。”后来员工们才知道,他们的董事长曾多次找到刘同学,给他贫困的家庭不断送钱送物,最终还给同学在公司找到了合适的职位。 如今的邵肖波,真正地成为了集团董事长。童年的伙伴、少时的同学、多年的朋友,都喜欢称呼他“邵帅”,尽管是谐音,抑或是玩笑,邵肖波却总是一个劲地摇头:“千万别这样称呼,担不起、担不起啊!” 谈及集团未来的发展,邵肖波有自己的规划,用好国家政策,做好产业布局,生态护企、文化兴企。“当然了,现在我要做的是把现有产业做成熟。”邵肖波说,他有个信念,凡事不做则罢,要做就做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集团数千员工,其中也包括他自己,都会记住“吉民”两个字的真正含义:为民实实在在办点好事,不愧对社会,无愧于良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