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市场接轨,唱响全国获大奖 |
走近沾化渔鼓戏《墙角》剧组 |
| |
- 2013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渔鼓戏”下乡演出。 |
|
原本是外行 排演45天就摘金 王春贞是沾化渔鼓戏剧团的团长,谈起渔鼓戏连获大奖,他直呼“没想到”。王春贞原先是沾化县吕剧团团长,但是剧团在2006年的时候几近瘫痪。虽然他是地地道道的沾化人,但是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才听说了渔鼓戏这一当地独有的曲种。 “不要说普通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这些唱吕剧的都没听说过。”正是这一偶然机会让他的思路大开。“我们唱吕剧比不过省吕剧院,不如一门心思发展地方特色曲种,这样我们剧团可能还会有转机。” 渔鼓戏与吕剧虽然都是山东地方曲种,但是唱法上完全不一样。由于王春贞和他的剧团同事都是学吕剧出身,所以一开始对渔鼓戏的节奏、唱腔不能适应。从吕剧到渔鼓戏要进行大幅改变,唱腔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团员们在排练厅里哼着转腔,就像得了精神病一样。”王春贞回忆起当时为改变唱法而做的努力,直言痛苦。 就这样,2006年4月,王春贞就带着渔鼓戏剧目《审衙役》参加了第四届博兴小戏节。首次亮相,便从40多个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奖、最佳推荐剧目奖等七项大奖。而这个剧目从写剧本、排演、学唱腔仅仅才45天。 当时中国戏曲家协会副秘书长周光就评价道:“你们这个渔鼓戏不仅能在博兴获一等奖,在全国大赛上照样能拿大奖。”渔鼓戏得到评委专家的肯定,坚定了剧团发展渔鼓戏的决心。此后,王春贞和他的渔鼓戏便一发不可收拾,接连斩获四届小戏节一等奖和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一等奖。 文化下乡 一年演出200多场 渔鼓戏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原是一种说唱形式的渔鼓,经过当地人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诸如“扔下牲口撇下筐,庄里传出渔鼓腔”、“不娶老婆不睡觉,就是落不下渔鼓调”就是对当时渔鼓戏的深入刻画,渔鼓戏以乡音土语化雅为俗,文武兼备,在当地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鼎盛一时的渔鼓戏经常应邀到各乡村演出,一到某地,全镇几乎倾巷出动,方圆百里也闻风而来。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 王春贞说,渔鼓戏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接地气。“扎根基层,群众才喜闻乐见,一门艺术也就有了生命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现在的渔鼓戏在保留了传统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改良,更加接近现实,唱腔更丰富。2006年,在一场进京演出后,当地的沾化籍农民工硬是要请剧团吃饭,他们对王春贞说,“你们给沾化人争了大光了。” 群众又看到了久违多年的渔鼓戏,都非常喜欢,很多农村邀请剧团演出。在记者采访王春贞时,他的剧团正在沾化县下河乡演出。一个村里演完,另一个村又拉去。2006年,沾化渔鼓戏剧团第一年亮相,演出就达170余场。近几年来,演出范围逐渐扩大到周边地区,每年演出近200场。剧团由此实现复兴,涅槃重生。 艺术传承 要与市场接轨 一种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否走向市场,能否走向市场就要看其群众基础和艺术成就。沾化渔鼓戏从濒临消亡到涅槃重生,就是因为它顺应了群众需求。 虽然剧团每年都下乡演出近200场,但是在每个乡演出都不重样。“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编排剧目,写老百姓身边的事,他们才能接受、喜欢。” 从渔鼓戏每一个获奖剧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痕迹。 像是这次获奖剧目《墙角》,讲述的就是开风味小吃店的老板墙角被人当成公厕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即使是古装类的题材,也被改编,以借古讽今。 “渔鼓戏是由民间艺术文化传承融合而来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他的土壤在民间,离开了民间文化的滋养,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因此,我们一方面引导剧团原汁原味地继承渔鼓戏,另一方面又要不断深入生活,真切了解群众需求,不断赋予创演剧目以时代特色,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沾化县文化体育局局长孙明合说。 经过了渔鼓戏挖掘排演历练的沾化渔鼓戏剧团,开始能够在农村文化市场自由驰骋,同时促进了整个剧团艺术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剧团有3人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5人晋升为国家二级演员。现在,剧团各种演出邀请应接不暇。 有了良好的演出市场前景,更加激发了渔鼓戏剧团排练与演出的积极性,更加热切地投入到渔鼓戏事业中去,自身艺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渔鼓戏艺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了一个“非遗”剧种与一个剧团的互救共赢。 “文化遗产与市场脱节,是当前很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窘境,很多文化遗产虽然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始终还是躺在书本里、拷在光盘里、搁在展厅里,不能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洗礼与选择,仅靠政府和一些公益组织的保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沾化渔鼓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渔鼓戏市场繁荣之时,就是渔鼓戏事业兴盛之日。”山东省文化厅一位负责人说。 11月6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上,沾化渔鼓戏剧团参赛剧目《墙角》荣获小戏一等奖,这是沾化渔鼓戏连续四届在此项比赛中获一等奖,一个县级剧团实现了全国小戏最高奖“四连冠”。从当年的濒临消亡到今天的涅槃重生,沾化渔鼓戏正是顺应了群众需求,与市场接轨才受到各方的青睐。 文/片 本报通讯员 陈方明 本报记者 赵树行 王晓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