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薛瑞 记者 邵艺谋
座谈会结束后,冯骥才接受了齐鲁晚报记者的采访。 齐鲁晚报:您已经第5次到泰山来了,听说您床前一直挂着一幅挑山工的画? 冯骥才:我一直很希望来泰安,泰安市政府给了我荣誉市民的称号,告诉我《挑山工》这篇文章有将近两亿的孩子读过,那幅画2000年我已经把它送给了泰安市。 齐鲁晚报:曾经有位挑山工队长说想以挑山工为主题申遗,如果申遗成功,您觉得对文化传承能起到什么作用? 冯骥才:挑山工是非常有地域性、有特色的以人为主体的原始运输方式。随着现代化机械搬运的普及,这种方式不见得能保留下来。另外,对于挑山工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的精神,我更注重这种精神的传承。 齐鲁晚报:您用什么方法记录和传承挑山工精神? 冯骥才:做口述史是一种方法,我想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档案,挑山工是一种活态过程,有很多细节,我们很注重保留录音录像。挑山工的遗物、形象、相关文字资料、录像,都应该在博物馆设立一个空间来展示,挑山工是泰山独有的、令山东人感到骄傲的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一部分,应该用诸多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齐鲁晚报:您刚刚见了两位挑山工,下一步有继续创作的打算吗?还希望新创作的文章入选课本吗? 冯骥才:今年是《挑山工》入选课本30周年,我还要为现在这一代挑山工写点东西。至于文章能否再进教材由专家来选,我只想表达我的情怀和关切。挑山工在我心里是挥之不去的影子,我更注重的是他们的背影,是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