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泷 从去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今年济宁的演艺市场改观巨大。无论从院团演出场次,还是优秀商业演出引进,都有大幅提高。 然而,随着济宁市民可以在家门口看到更多演出的同时,演艺人才缺乏、原创剧目偏少的不足也暴露出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少专业院团甚至有着半个世纪的历史,如何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文化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打造出具有济宁特色的演艺体系,成为了文化体制改革后要不断挖掘的突破口。 “与一些一线、二线城市相比,咱们济宁迎合市民口味的文艺表演确实不多。”一位经常去“北上广”出差的市民杨先生如是说。缺乏创新和突破,使得迎合市民的优秀剧目偏少,从而造成市场份额低,本土票房不旺,优秀的演艺人才更容易流失。这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反应,使济宁的演艺市场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 眼下,济宁演艺集团正在倾力打造一台大型原创舞台剧,其涵盖了非遗、曲艺、杂技等诸多济宁本土的艺术元素,其实这是济宁演艺市场寻求改变的一个最佳代表。 本土优秀剧目的不断涌现,就像“鲶鱼效应”一样,会让整个文化市场沸腾起来。优秀的创作者看到了市场的前景,则愿意拿出精力创作好的剧本,巨大的影响力会吸引优秀的演艺人才参与进来,一步一个脚印,这种连锁反应会进而发生良性转变,助力文化济宁的演艺市场氛围日渐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