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贤
我小时候火柴已经普及了,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一般村子的生产队劳动日工资大概在5到6毛之间。虽然收入低但物价也低,记得当时的火柴是2毛钱一包,当时百姓还有个顺口溜,见证着那个时代在生产队一个成年满工收入的购买力,道是“一包火,两包针,买个顶针剩二分”。 火柴在当时可是金贵物件。记得奶奶买一包回来以后,取出一盒,剩下的放在茶叶铁罐里防止受潮。那时候的火柴质量就是好,那磷头粗大饱满,印象中是紫红色或者暗褐色的,后来出现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磷头,都不如原来的好。那火柴棍儿也是粗细长短均匀,一盒火柴大概有50根左右,再看看现在的火柴粗制滥造。 其实火柴早在清朝就有了,那个时候靠进口,是“舶来品”,故称为“洋火”,价格也是一个高,只有富农之家才零买回几盒,以备过年过节或来客人时点烟用。当时还用铜片按照火柴盒的大小,量身打造一件外衣,套在火柴盒的外面,起到保护作用,火柴在当时的金贵程度可见一斑。 在上世纪60年代前,普通的平民之家,还是普遍使用最原始的取火工具火镰。火镰就是一种钢片(钢的种类不知,据说不是一般的钢),一端用牛皮包裹起来,同时将牛皮裁成囊状,可装火绒,再在牛皮上配上饰件,用于绳索牵挂。那火镰牛皮上的錾花铜饰件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景致小巧劲难以言表。 要取火时,是左手执火石和火绒,右手执火镰敲打取火。首先从皮囊中取出火绒,将火绒放在火石(石英石)上,用拇指压紧,然后拿过火镰对准火绒开始击打。产生火星,火星点燃火绒,点燃火绒后用嘴向火绒吹气,以致将火绒燃烧成明火,然后用来点烟、点灯、点草。具体操作过程很是麻烦,需要用巧劲,非熟练者一刻钟的时间鼓捣不着。吹火技艺较低的,或年老气力不济的,就用一根竹管来吹火,称为火镰管子。 当然取火效率的高低也取决于火绒、火镰、火石的质量高低,好的火石用火镰一打火星子直喷,易于点火,不好的火石火星微弱。好的火镰钢口合适,易于磨损出火星子多,好的火镰那火苗子一打都一串一串的。再就是火绒,需在火绒草刚长大巴掌大的时候去收采,采回来以后晒干敲去表皮留下叶片中的纤维。好的火绒草即便不吹成明火,那火星子也会隐隐的着着,不易熄灭。 因为每次用火镰取火操作过于麻烦,所以有人用艾绒做成火门子,一根好的艾绒能着一天。在这一天之内就不必再用火镰了,也有邻里之间“值班”点火的。即今天东家点一根艾绒,到了做饭的点,西家拿着油灯或者艾绒过来引火,来天再轮到西家,周而复始,年节例外。抽烟的老爷们则多用高粱秆子,去掉外皮也可引着,一节可着一个小时。还有用地瓜蔓子在水中沤烂以后用来做火门子的,反正续火的方法是五花八门,这么麻烦原因只有一个,穷啊! 火柴土名“焠灯”,这东西是古代用来取火引火的工具,在明朝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中好像有个“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里面提到过。把火柴称为这个名字,也算是古名今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