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用电话亭,何时不尴尬 |
IC卡早已买不到,但电话亭却又有必要存在 | |
- 2013年06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25日,一市民拿着手机走过电话亭。 记者 王震 摄 |
|
□本 稿 策 划 陶相银 □文/本报记者 赵 兵 □图/本报记者 王 震
街头公用电话亭曾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准之一。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公用电话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作为城市功能的实现载体,公用电话亭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市区只有两处 27日,记者沿文化路、统一路、世昌大道、新威路等市区主要干道寻找,只在人民广场两侧看到两处电话亭。走近一看,电话亭内灰尘遍布,话机锈迹斑斑,但电话却仍可使用。记者在这两处电话亭处蹲守多时,路人匆匆过,没人会看电话亭,更没人去用它打电话。 书报亭曾是IC卡的主要代销点,记者走了几家书报亭,得到的答案一致:早不卖IC卡了。古陌路一报刊亭老板张女士说,早在四五年前就不卖IC卡了,现在改营移动话费充值业务。提供公话服务的几家商家也表示,早已不再出售IC卡。 中国联通威海市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彭林说,随着移动业务大爆发,公用电话亭利用率低,设备制造商不再生产公用电话亭,“公用电话亭的利用率很低。根据监测,已经两三年没产生费用了”。 市民于先生回忆,2000年前,市区的电话亭还很多,“当时比较流行BP机,BP机收到讯息,就近找一个公用电话亭回电话”。市民孙女士说,在1999年到2002年,她经常使用IC卡,“那时候电话亭多,跟家人、朋友联系常用电话亭”。 彭林说,2003年以后,小灵通大规模使用、移动手机资费下降,公用电话逐渐失去了“便宜方便”的优势。 存在有必要 出路又在哪 电话亭作为通信工具的功能减弱,但它是不可或缺的城市应急通讯设施,市民急需拨打110、119、120特殊号码时,仍可无偿使用。有的市民建议,如果能将电话亭美化处理,也能提升公用电话亭的社会价值。 彭林介绍,联通公司有专门人员日常维护公用电话亭。“电话亭如遭到破坏,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将其移除,或从其他电话亭调用可用部件,比如这个电话亭的话机坏了,另一个电话亭子坏了,两个电话亭组装成一个。”因利用率极低,电话亭厂商已停产,“电话亭只会越来越少”。 彭林认为,公用电话亭将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比如可在电话亭里安装无线WIFI,但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寻找新的应用途径,也是公用电话亭的发展方向,比如利用学校里的电话亭,“学生进校,只要在机器上刷一下卡,我们的系统就会向学生家长自动发出孩子已到校的信息”。 公话亭 大有可为 目前,在北京已出现了一种更智能的IC卡公用电话终端。通过这个终端,市民可以上网查询、交纳水电费,还可以下载音乐。 北京联通推出能将手机号码转移到固定电话上的“公话账号业务”,手机没电时,用户可向公用电话亭“借壳”:摘下街边的公用电话筒,拨打“1608888”,再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服务密码,公用电话就“变身”成一个临时私人手机驿站,可以拨打市话、长途电话,收费标准都是0.1元/分钟。 2011年,上海电信推出可无线上网的“WiFi电话亭”,市民在亭子周边50米内就可以搜索到该热点。世博会期间,上海还推出了“世博信息亭”,通过使用信息亭内的自助终端(触摸式),旅客可查询114信息台,了解天气、交通等158种信息,而这些服务是免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