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40次常务会30次谈改革
李克强称今年继续啃简政放权“硬骨头”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发
   ■简政放权 解决中间梗阻 打通“最后一公里”
  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小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
  有个统计数字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去年新注册企业增长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放管结合,要体现公平原则。
  当然,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我们还要继续啃“硬骨头”。
  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深化改革 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今年重头戏
  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其基本取向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
  我们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目标有个过程,但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还要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包括给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方面有新的举措,给市场助力;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
  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部门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就可能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反腐措施 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支、矿产权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