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就是博物馆讲解员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雒武 实习生 叶静怡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山东博物馆。我是这儿的志愿者,如果你们有时间,我可以义务为你们讲解。”穿着红色小马甲,站在展览馆中,58岁的程东旭面带灿烂的笑容,像这里的主人一样迎候着来参观的游客。
  3月的周末,在经历了数个月的寒冷之后,山东博物馆的游客又多了起来,像程东旭这样的义务解说员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当年有一次出国经历,我发现国外博物馆里面的讲解员都是志愿者,且多是退休人员。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想我退休后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参加!”程东旭说。
  2010年,山东博物馆新馆建成,面向社会招募大批志愿者讲解员。前来报名的市民有两三千人,在公务员岗位上退下来的程东旭也交上报名表。两个多月后她接到了通知,成为70名入选者之一,程东旭很是激动,可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当她第一次站在展览馆中时却傻了眼。
  原来,新馆刚刚建成,从初建到开馆,许多展品的摆放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她拿着20多页的讲解词,却找不到它们所对应的位置。“刚开始的时候,不夸张地说,真的是急到想哭。在讲解的过程中,总是不断感到自己的无知。”程东旭一遍遍背着讲解词,一个个对应着展品的摆放位置,从单个介绍到全部介绍,日子久了,慢慢地,她都熟悉了起来。然而真正讲解的时候,程东旭发现,所背的知识对于游客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于是,她开始大量地借书读书。“这一下让我有了一种对知识的饥渴感,用废寝忘食形容那个时候,一点儿都不过。”她感叹。
  “3年前的博物馆很冷清,经常一天都没有几个参观者。有段时间,真的很孤独。实在没有观众,我就坐在展厅里读书。”即便是这样,程东旭从来没有想过退出过。几年下来,博物馆的志愿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如今首批志愿者留下来只剩下包括程东旭在内的三个人,但几年来,她的热情始终不减。
  每个周末的早上,程东旭来到博物馆,换上印有“志愿者”标志的红马甲,接上一大杯水,就开始了讲解工作。沿着所负责的各个展馆转上一圈,一般是两个小时。中午吃过饭,休息一下,再接待一批参观者,又是两个小时。
  义务讲解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沿着各个场馆边走边说,常常一上午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有一次程东旭带着老年大学的伙伴们来参观博物馆,她边走边说,领着一行人刚转到二楼,一些老伙伴就抽点小空坐下歇歇。大家都对程东旭说:“你这个活不光费口舌,还是个体力活啊。”
  累是累,但是有意义。日子久了,程东旭和其他志愿者们都觉得,来博物馆讲解是一种生活方式。同为志愿者的刘汉义说:“有的时候,有事耽搁了,周末没有来博物馆,就感觉这一周少了很多东西。”
  去年一年,程东旭参加博物馆志愿服务近四百小时,下雨下雪都没耽误过。 “我们为了工作所付出的时间,远远不止每天讲解的几个小时。”程东旭说。每天吃过饭,短暂的休息之后,她们都要组织志愿者进行讨论。讲解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来分析解决,介绍时需要普及的知识,大家来集中学习。他们有一个QQ群,经常在群里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还有一个官方微博,微博的主要宗旨就是“传承历史,传播文明”。
  做志愿者的时间长了,程东旭和刘汉义这样的老成员都有了自己的“粉丝”,“粉丝”们常常留下他们的电话,说要预约听讲解。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刘汉义被人认出来,“你是省博物馆的讲解员吧?我认识你!”他笑笑说:“那种成就感顿时就有了。”
  去年十艺节的时候,博物馆来参观的游客特别多。程东旭在欧美油画展馆做讲解,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一直拽着她的手,生怕被其他人挤远了就听不清了。像这样的参观者,不止一个,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激励着程东旭。她说:“观众不断给我们学习的压力,也为我们带来动力。坚持了这么多年,我非常有收获,我们志愿者的工作,就是服务他人,提升自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