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张而草莓 多数是“李鬼”
业内人士:市场上的本地草莓只有1/3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是正宗的张而草莓,市场上多数都是“李鬼”。   本报记者 张泰来 摄
     本报3月13日讯(记者 张泰来) 又到了草莓上市的时节,街头又陆续出现草莓摊,跟往年一样,绝大多数的摊位都打着张而草莓的旗号。事实上,这些草莓真正产自张而的并不多。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张而就开始从烟台引进大棚草莓种植技术。近年来,由于其果实的优良品质,张而草莓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喜欢,成了名牌产品。由于张而草莓名气大,很多在济南售卖草莓的,不论产地在哪儿,都打出了张而的招牌。
  “我在商河都见过挂张而草莓牌子的,可我们的产品到不了那里啊。”董家工商所一位工作人员说。
  目前在董家镇张而村已经有草莓大棚1500多个,每年的11月中旬到第二年的6月上旬是草莓的上市期。
  “1500多个大棚,每个大棚一季可以采摘5000斤左右的草莓鲜果,这样算起来一年就是6万来吨的产量。”馥羽草莓合作社的技术员吕桂山介绍,济南市这么多出售所谓张而草莓的摊位,一年出售的草莓数量远远超出6万吨。
  “而且张而草莓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供大棚自采,销往市区的只是一小部分。”吕桂山说,从这一点即可判断,在济南街头挂招牌出售的张而草莓多数并不产自张而。
  “也有去市里卖的,但不多,你看现在满街都是张而草莓。”吕桂山说。
  据介绍,除了张而,济南市在售的草莓主要来自郭店、唐王、遥墙等,这些全部的产量加起来也只占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其他的则全来自外地,吕桂山介绍有些草莓甚至来自遥远的连云港。
  如何辨别张而草莓?吕桂山介绍,这些草莓由于品种相同,在外形上很难区分,但价格上有较大区别,张而草莓由于种植成本较高,每斤零售价格都在十七八元。从口感上,张而草莓也比其他草莓香,“而且有一股牛奶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