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曾是帝王出巡驿站
文昌社区玉皇庙的前世今生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玉皇山石门牌坊。
  玉皇庙内的玉皇大殿。
  钟楼内放有古钟。
  祈福用的大钟。
  “暗八仙”上的精美雕刻。
     长清区文昌街道东铺社区有一座玉皇庙,该庙宇庄严古朴,香火旺盛,庙宇四周群山环绕,古柏参天,鸟鸣山幽,景色宜人。据老一辈人讲,该庙宇已有近2000年历史,而玉皇庙所在的东铺社区在古时候是历代帝王将相出巡歇脚的驿站,玉皇庙北面的大路则是“九省御道”之一的“老皇道”。

  文/片 本报记者 贾文圆 实习生 赵美         
“暗八仙”雕刻独具匠心
  近日,记者一行前往玉皇庙采访。玉皇庙位于长清区文昌街道东铺社区,刚到达目的地,一座写有“玉皇山”的大石门就映入眼帘。该石门拔地而起,气势恢宏,石门的四个柱子上雕刻着逼真的神龙图案,而柱子底部石座上也刻有精美的花纹。大石门下,聚集了许多附近村民,他们或坐在石门下悠闲地晒着太阳,或在石门的空地上快步行走锻炼身体。玉皇山大石门正中央,就是长长的石阶小路,沿着这条石阶小路一直往上走就能到达山顶的玉皇庙。随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段石阶路共有209级,由于玉皇庙为道家文化所在地,而道教崇尚数字3、6、9,所以建造者根据道家文化习俗,选择建造了209级台阶。
  沿着石阶前行,石阶路两旁的美好景致让人不禁驻足观望,路旁松柏葱郁,各种名目花草随风摇曳。松柏之间,偶有鸟儿鸣叫,山林间大自然的美好让人啧啧叹服。石阶小路悠长,鞋子踩在石阶上,不时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敲击碰撞声,为登山增添了诸多乐趣。在石阶小路的终点有一段美妙绝伦的石雕围栏,围栏上是能工巧匠精雕细刻的作品。这些雕刻细腻传神,形象逼真,让人不得不感叹雕刻者的独具匠心。据村民介绍,这些雕刻是有名字的,称为“暗八仙”。“暗八仙”又可称为“道家八宝”,和佛家的“佛家八宝”有所不同,它是指八仙所持的八种法器,分别为葫芦、扇子、宝剑、莲花、花篮、鱼鼓、横笛、阴阳板。用其代表八仙,既有吉祥寓意,也代表万能的法术。因只采用神仙所执器物,不直接出现仙人,故称暗八仙。

相传李世民下令建玉皇庙
  登上第209级台阶,就能看到玉皇庙朱红色的大门了。玉皇庙大门两侧分别有两个石狮子坐镇,石狮面视前方,勇猛威武。大门前有一方宽阔的瞭望台,站在瞭望台远望,附近两座山峰格外引人注意。东铺村村民告诉记者,附近的两座山峰与玉皇庙所在的山峰相距不远,由于这三座山峰山形似“垚”字,因此在早些时候被人们统称为“垚山”。相传大唐元年开国皇帝李世民途经此地,登山观景后龙颜大悦,随即下令建玉皇庙,此山便更名为玉皇山。
  玉皇庙朱红色大门内,就是玉皇庙古建筑群了。刚进入玉皇庙大门,记者就遇到了玉皇庙的道长唐明石。唐道长介绍说,玉皇山脚下的东铺村原名为曹王庄铺,新中国成立后因该村地处长清县城东,所以又定名为东铺村。另外,据唐道长讲,古代的东铺村曾是帝王将相出巡歇息的驿站,而玉皇庙北面的大路是“九省御道”之一的“老皇道”。
  玉皇庙大门正对着的就是玉皇大殿,玉皇大殿建筑高大雄伟,结构紧凑,玲珑别致,颇有民族文化特色。玉皇大殿内奉祀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左右护法和托塔天王,游客行人纷纷前往此地叩拜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玉皇大殿右侧为财神殿,殿堂内奉祀文财神、文昌星,凡是求学做官或做生意之人,都会来此殿堂祭拜祈福,祈求心想事成。据村民介绍说,凡是祭拜过文昌星的求学者,都会行文流水,学有所成。玉皇庙内还设有钟楼和鼓楼,每当节日盛典,庙内僧人都会在早上撞钟,晚上击鼓,以此祈求祥和盛世。
玉皇庙正在 修复改造中
  据东铺村的老人讲,玉皇庙已有近2000年历史。曾经的玉皇庙香火旺盛,人声鼎沸,前来祭祀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每年正月初九,长清的老百姓都会来此地赶庙会。另外,村民还告诉记者,玉皇庙曾经长满了各种奇异古木,比如八股柴、人头柏、卧龙柏,这些古树名木粗壮有力,三人手围有余。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古树名木和庙宇中的部分建筑及神像,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对封建迷信”的潮流中被毁坏了。
  近年来,东铺村实施旧村改造,曾被破坏的玉皇庙被列入修复计划。社区筹集资金修复了玉皇山山体及山顶庙宇神像,并修建了前往玉皇庙的石阶盘路和玉皇山石门牌坊。据东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山东银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春银介绍,为打造玉皇庙整体效果,他们将完成玉皇庙景点的后续设计,为长清人民留下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古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