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乘公交,您做到了吗?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明倡议 
  13日11点15分,正值学生放学高峰期,一辆33路公交车停靠在“市建筑设计院”公交站点旁,刚放学的孩子们一哄而上,叽叽喳喳地上了车。
  还没等公交车开起来,一阵“辣条”味就飘了出来。坐在车厢前部的两个小女孩撕开一袋辣条,你一根、我一根地分着吃,两人吃得很开心。后座的几个男孩子也陆续拿出不同种类的辣条,边吃边聊,整个车厢里的辣条味更浓了。
  11点40分左右,8路公交车到达科苑路一站时,有一群吃着雪糕、辣条、棒棒糖等零食的小学生上车,车厢内的空气中混杂着辣条的味道。记者看到,坐在前排的一位小学生拿着一包名叫燕窝麦片零食正在吃,但在黄色的麦片从袋子里露出来洒了一地。不到一会,一袋零食就吃完了,但他并没有将包装袋扔到离他一步远的垃圾桶内,而是直接顺手扔在了地上。
  虽然有些孩子会按照司机的提醒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但记者看到,有几名小学生一回到座位上,就把手上的油抹到了座位上。
  “这一条路线上有6、7个学校,在车上吃东西的小学生特别多。特别是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跑一趟下来,回到终点站打扫卫生时,能收拾出一袋子垃圾。”8路公交车驾驶员朱师傅说,尽管不断地提醒他们,但是效果不明显,他们反而会把垃圾塞在不容易发现的后排座位底下、窗户里面、或是打开窗子扔到外面。
让文明乘车习惯 在你我之间传递
  目前,济宁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和展现形象的窗口,公交车理应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一线。
  在现实生活中,乘客抱宠物上车、车内乱扔垃圾、不给老年人让座等不文明乘车行为,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城市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为这张名片点缀一些美丽的色彩,而不是制造污点。因此本报、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联合发表倡议,号召市民文明乘坐公交车,拒绝乘车“陋习”。
  “虽然大部分乘客比较文明,但一些乘客仍不太自觉。”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说,上车不排队,不遵守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规定,扰乱了正常的乘车秩序。车厢内吃东西乱、扔垃圾,给整个车厢的卫生造成了影响。学生在座椅背上乱涂乱画,影响着公交车的形象。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济宁市公交公司也将加大监管、宣传的力度。这名负责人介绍,每辆公交车上都有乘客须知的提醒,通过车载电视进行宣传,通过媒体宣传乘客该如何安全、文明乘车,在高峰期还组织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在线路上宣传,在驾驶员培训中也屡屡强调等。
  该负责人表示,文明乘车不是靠哪一方的力量就能够做出改变,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
吃零食,食品袋随手乱丢
  杨先生经常坐公交车上下班,在他看来公交车上吃东西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
  “早上坐公交上班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乘客提着包子、夹饼、豆浆等上车,一上车他们便开始吃,车厢里弥漫着包子味、夹饼味。”杨先生说,车上的各种气味掺杂在一起,真让人受不了,特别是一些乘客吃一些有异味的东西,在车厢内很长时间都挥散不去。
  “公交车厢内是公共场所,又是比较封闭的空间,在公共场所吃东西本是很不文雅的事,其他的乘客也很反感。”杨先生说,公交车的环境需要全体乘客来维护,不能把车厢当成食堂。
  吴女士在乘车时还发现一些乘客嗑瓜子,“基本上从上车开始磕,而且一直旁若无人地磕到下车。”吴女士说,光磕瓜子不说,还将瓜子皮直接扔在地上,其他乘客再上车时,看到地上有垃圾,谁都不愿意去坐,不仅浪费了车内的资源,而且还给驾驶员增加了工作量。
  记者在公交车上看到,驾驶员后面的警示牌上标注着“维护车内卫生,不准在车内吸烟、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保护车辆卫生设施”的温馨提示,但这种提示似乎成了摆设,即使有乘客坐在警示牌旁边,也没有人转移视线去看。
嗑瓜子,从上车嗑到下车
  13日下午1点半左右,在济宁市公安局站,记者跟随10多名小学生刷卡上了21路车。
  上车后,几个小男孩见车内人不多,就边说边笑地坐到车后面的位置。还没坐稳,两个小男孩就对公交车窗边的安全锤产生了兴趣。靠窗的男孩好奇地碰了碰安全锤的锤柄,锤子没动。另一个小男孩就干脆站起来,顺着锤柄的方向把安全锤取了下来。随后两人一人把安全锤放在手中把玩,一人站起来比划着怎样使用安全锤。大约5分钟过后,两人将锤子放回了原处。
  该线路公交车的司机鲍师傅介绍,不只是小孩对安全锤好奇,很多成年人见到安全锤也会拿下来把玩。“我们一年下来一辆车不知道要丢多少安全锤,很多小孩拿回家当玩具。如果看到,我都会提醒他们。如果看不到,锤子就被顺手带走了。”
  公交车上的安全锤屡遭“黑手”,公交公司也很无奈。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济宁公交车内广泛配备安全锤,已经先后丢失了2000余把安全锤。“虽然安全锤平时没有太大的用处,缺了它却存在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对封闭的空调车来说。”济宁市公交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安全锤配置起来难度也不小,不同型号的车辆要配不同型号的安全锤,所以必须到购车厂家去购买,不仅费时而且费力。
安全锤,被孩子拿走当玩具
  13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分别在中午高峰期乘坐8路、21路、22路,探访公交车上的不文明行为。公交车厢内吃零食、垃圾随意丢、安全锤被盗……这些不文明行为还时常出现在车厢内,尽管有驾驶员的苦苦相劝,但是有的乘客并不领情,而且还跟司机理论。上述不文明的乘车行为,跟济宁市正在创建的文明城市背道而驰。
  本报记者 庄子帆 孔令茹 孟杰
  ◥一些小学生将吃完的零食袋子顺手扔在车厢内。本报记者 庄子帆 摄
A
B
C
D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