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微循环”,交警来支招
社区“微循环”缓解交通压力也面临不少难题,听听交警咋说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于飞 钟建军

  社区道路作为重要的道路资源,一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而交警部门打造社区“微循环”就是要将触手延伸至社区道路,将这部分道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改善小区乱停车问题的同时,缓解主干道交通拥堵。将主干道上的车辆疏导进社区道路有利有弊,会遇到哪些难题?对此,交警部门来支招。

怎样缓解主干道压力? 将主干道车辆分流到微循环中
  “开放式老社区的道路就像中心老城区的‘毛细血管’,在道路交通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刘国进介绍,将这些支次道路开发出来,可以融入到城区的大交通中,发挥应有的疏导作用。
  民警介绍,社区道路畅通有序,首先受益的就是周围居民。交警部门治理社区道路秩序,规范停车,减少人车混行,可以保证微循环内部的畅通。
  微循环通了,就可以把外围的车流引入。早晚高峰期的时候,华茂小区附近的南大街、北马路、胜利路和西南河路上的车流量都比较大,主干道上的这些车流完全可以从华茂社区的微循环系统中绕行,将有效地缓解主干道上的交通压力。
  “车流可以不断地循环流通,而不是堵着不动,交通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民警说,发生拥堵一般都是由于路口不畅,但如果车辆一直能在路上流通起来就可以缓解拥堵,而“微循环”就是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中,为车辆寻找疏通之道。
驾驶员是否愿意绕行? 要熟悉路况,还需交通标志指引
  早晚高峰期,主干道不免出现拥堵,这种情况下,有一些驾驶员选择从支路“穿小道”绕行,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但是这要求驾驶员对周围路况比较熟悉,能在“小道”里穿梭自如,不然便利的“小道”反而成了迷宫。还有就是需要驾驶员知道这些“小道”的存在,能够选择合适的机会找到绕行路线。
  民警坦言,华茂小区“微循环”试点要发挥作用,首先要让驾驶员敢于将车驶入微循环中,当主干道上非常拥堵的时候,驾驶员从社区道路通行,不仅能节约通行时间,也能缓解主干道上的交通压力。要驾驶员做尝试,需要驾驶员了解社区微循环的存在,这需要交警在社区外围做好提示。
  另外,要让市民了解到社区道路是如何循环的,交警部门需要设置大量的指示标志,让驾驶员进入社区道路后,可以根据标志的指示通行,即使是不熟悉周围环境的驾驶员,也不至于迷路,甚至违反交通规则,堵了别人的去路。
微循环被堵怎么办? 安排交警指引 及时到现场疏导
  “从支路绕行是一种好办法,但就怕支路也被堵了。”民警说,现在市区主干道在早晚高峰期的时候通常比较拥堵,但交警部门却不敢大力提倡驾驶员从支路绕行。
  民警举例称,二马路拥堵的时候,有些驾驶员从三马路和四马路绕行未尝不可,但是不要轻易尝试,因为主干道上虽然拥堵,毕竟有交警疏导,发生突发事件也能及时处理,但三马路和四马路的地形比较复杂,驾驶员如果不熟悉道路,很难达到绕行避堵的目的。
  况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道路被堵后,警力难以及时到达现场,支路就彻底被堵了。“道路太窄,没法会车,也调不开头,就彻底瘫痪了。”民警说。
  而华茂小区的优势在于路况不是特别复杂,不过由于路边停放的车辆比较多,一旦发生意外,还是容易将路卡死。如果交警在主干道执勤时,能兼顾社区道路的畅通,驾驶员才敢到社区道路中行驶。据民警介绍,华茂小区会增设大量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并安排值班交警到社区道路上疏导交通。
本报记者 于飞 钟建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