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街的水煮鱼吃过才知道好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剧场街的水煮鱼色泽鲜艳,看着就想吃。
  水煮鱼的招牌很显眼,很容易找到。
    相关链接 
水煮鱼的由来
  近日,吃货团里有人爆料,剧场街里有一家店铺专门做水煮鱼,味道极其鲜美,许多市民都慕名前去品尝。出于好奇,小编与众吃货特地驱车实地调查,为广大美食爱好者一探究竟。
  走进剧场街,远远地就看见一块“水煮鱼”的招牌竖在路边,那就是此行的目的地。还不到中午12点,店内已座无虚席。老板崔先生知道我们要来,早就提前预留了位置。此时正是店里最忙的时候,崔老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就急忙钻进厨房忙活起来。
  店内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空气中飘裹着浓浓的鱼香。小编看了一眼贴在墙上的价目表,此店主要经营水煮鱼和酸菜鱼,小、中、大锅的价位分别为38元、48元、58元,消费水平适中,可根据人数和食量选择不同的锅型。
  大约过了15分钟,崔老板端出了第一锅水煮鱼。新菜上桌,香气扑鼻。小编迫不及待地抓起筷子,捞起肉片就往嘴里放,顿时麻油和鱼肉的混合香塞满口腔。肉质Q弹有致,入口即化,虽然是草鱼,却并不感觉鱼刺的威胁。除了辣椒、麻椒、黄豆芽这些一般的辅料外,小编在锅里发现了海带,这使得鱼汤的味道更加鲜美,同小编一起来的吃货王女士不禁赞美道,“太好吃了,我要把汤带回家煮面条。”豆芽不再是水煮鱼的装饰品,此时锅里的黄豆芽清脆可口,在牙齿的作用力下发出“咯吱、咯吱”的清脆声。鱼肉虽有麻味,但不过分,可谓麻得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只有鱼没有主食,吃得岂不尴尬。在崔老板的推荐下,小编去门口旁的大饼店买了一斤饼,就着大饼吃鱼肉,味道更上一层楼。
  又过了15分钟,酸菜鱼也上桌了。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口酸菜鱼小编居然尝出了香草的清香,可能是尝过水煮的再吃酸菜的缘故吧。而且酸菜的口感也让人很舒服,略微有点咸的味道也非常有特色。总之,小编品尝后的感觉就是锅里的一切都可以吃,就连辣椒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崔老板说,做鱼的配料都是从四川运来的,再加上地道的四川做法,味道才能如此独特。剧场街的水煮鱼,您不妨去试试。
本报记者 赵旭

  “水煮鱼”起源于重庆渝北地区。发明这道菜的师傅是川菜世家出身。他在1983年重庆地区举办的一次厨艺大赛上,他用类似于现在水煮鱼做法的烹制方法制作了与当时传统做法截然不同的“水煮肉片”,他也因此而获得了大奖。自从获奖后,亲朋挚友纷纷前来祝贺,每次款待来客他必要亲自下厨烹制“水煮肉片”。这一日,有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前来探望,这个朋友生活在嘉陵江边,每次来都要带几条刚刚打上来的嘉陵江草鱼。这次的也不例外。每每相聚,小酌几杯是肯定的,眼看时近中午,师傅反而为午饭发了愁,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因为这位好友从小忌吃大肉,偏偏家中又没有准备其他的肉,而师傅又想让朋友分享一下大赛获奖的菜品。正在发愁之际,木盆里跳蹦的鱼提醒了师傅,何不水煮“鱼肉”。就这样,第一盆水煮鱼诞生了,更没想到的是,鱼肉的鲜美、麻辣的厚重,使得朋友赞不绝口,师傅本人也为之一惊。从此以后,师傅开始潜心研究“水煮鱼肉”,从鱼肉的的特性,麻辣的搭配到色型的创新等诸多方面力争做到精益求精,历经一年多的努力,1985年水煮鱼基本定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