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电脑普及,网吧生意惨淡
大学城网吧微利苦撑
2014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今网吧里上网的人很少,部分网吧开展多种经营,代卖各种食品等。 记者 陈伟 实习生 赵美 摄
     网吧曾经是最受大学生喜欢的地方,网吧老板也是赚得钵满盆满。但是如今随着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吧的生意一落千丈。为了维持正常运营,一些网吧无奈开展多种经营,代卖各种零食、夜宵等,简直成了一个小超市。
  本报记者 陈伟      

  刘先生在大学科技园附近开了一家网吧,他告诉记者,大学科技园建成后,数十所高校陆续迁入。当时个人电脑还算是比较稀罕,因此网吧的生意好得不行。
  为了保证网吧的服务质量,当时他招聘了6个网管,但有些时候还是忙不过来。
  与曾经的红火相比,如今的网吧经营可以用“惨淡”两字来形容。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上网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2012年左右,他投入了40多万元将店里的近百台电脑全部升级。“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每天来上网的人寥寥无几,连原来的四分之一都赶不上,并且上网时间短了不少,平均一人也就是3个小时左右,一天下来收入也就是五六百元,仅仅够维持网吧的日常经营,几乎没有利润。”刘先生说,考虑到机器更新才2年,因此无论如何,他也要坚持下去,至少得把投入赚回来才行。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有些网吧为了吸引上网人员,代卖各种零食、饮料、烟酒等,有些甚至还提供水饺、面条等餐饮服务。一家网吧的网管告诉记者,如今上网的人少了,网吧如果单纯指望网费的话,肯定会入不敷出。“一台电脑开10个小时,算上电费、网费、损耗等,成本约在十来块钱,上网每小时2元,会员更便宜,利润非常少。如今代卖点商品,才能勉强维持下去。”
  对于造成网吧经营如此惨淡的原因,网吧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四五年前网吧算是个稀罕物,一个班级里不见得有个三台五台电脑,大学生如果要想打游戏或者网聊的话,只能到网吧,生意自然红火。但是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如今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电脑了,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网吧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对此,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介绍,网吧生意红火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当时电子设备匮乏,但社会上又有上网的需要,这才导致网吧遍地开花。
  “如今,网吧要想再现当年的辉煌,几乎已经不可能了。网吧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进行转型,从原来单纯依靠上网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多种经营。在欧美、日本等,网吧的定位也是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从过去的单纯网络服务,转变为注重提供图书、餐饮等多样化的休闲娱乐。”王忠武说,但网吧如涉及烟草和食品经营,需到相关部门办理烟草专卖和食品流通相关手续,方可销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